一个时代告终了!特朗普刚签中美休战令,大批官员考虑辞职,信号不简单
2025 年 8 月 11 日,特朗普签署中美关税休战令,为期 90 天,中方同日宣布对等措施。这则由白宫与中国外交部同步发布的消息,迅速引发国际社会震动。
休战令的签署并非偶然。美国农业协会近期的密集施压成为关键推力。中西部农场主仓库里堆积的大豆已突破往年同期储备量的 1.8 倍,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仓储设施告罄的情况。农业州议员在国会听证会上直言,若关税战持续,将有超过 30% 的中小型农场面临破产风险。这些现实压力,让向来以 “强硬” 姿态示人的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做出让步。
与休战令几乎同时爆出的芯片 “保护费” 丑闻,更让美国政坛陷入混乱。特朗普政府要求高通、英特尔等芯片巨头,将对华出口许可费用的 20% 上缴国库。这一决定公布后,商务部负责出口管制的 5 名高级官员公开表示 “此举违背自由贸易原则”,参议院两党领袖罕见地联合发表声明,称其 “破坏美国企业全球竞争力”。
美国政坛长期存在的 “潜规则” 在此次事件中暴露无遗。以 “国家安全” 名义巧立名目的收费机制,早已成为部分政客中饱私囊的工具。尽管此次特朗普声称费用将归入国库,但知情人士透露,相关资金的使用监管存在明显漏洞,这无疑让本就脆弱的政治信任雪上加霜。
科技封锁的效果与美国政府的预期相去甚远。中国在关键科技领域的突破不断涌现。2023 年,中国工厂新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达到 15.6 万台,占全球总量的 52%;国产 7 纳米芯片的生产成本较三年前下降 67%,华为最新发布的 5G 基站芯片良品率已稳定在 92% 以上;小米电动汽车今年上半年交付量突破 12 万辆,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超越福特。
展开全文
这些数据背后,是中国企业在逆境中的持续创新。反观美国,其半导体行业协会报告显示,因对华出口限制,美国芯片企业去年营收减少约 1200 亿美元,研发投入增速降至五年来最低。
谷歌前 CEO 施密特在近期的一次论坛上发出警告,美国若继续沉迷 “霸权幻觉”,坚持以封锁手段遏制竞争对手,五年内将在人工智能、量子计算等领域全面落后。他的观点得到多位科技界大佬的呼应,微软创始人比尔・盖茨也表示,开放合作才是保持科技领先的正道。
大批官员考虑辞职的消息,折射出美国政府内部的深刻分歧。国务院分管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已向白宫递交辞呈,理由是 “无法认同当前的对华政策逻辑”。五角大楼三名高级顾问同步表态,若芯片政策不调整将集体离职。这些迹象表明,美国靠单方面施压维持霸权的时代,正走向终结。
国际社会对中美休战普遍持欢迎态度。欧盟贸易委员在声明中表示,期待看到更多缓解贸易紧张的举措;东盟秘书长则认为,中美关系的缓和将为地区经济复苏注入动力。全球资本市场也做出积极反应,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单日上涨 5.3%,纽约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创三个月来最大涨幅。
这场由休战令引发的连锁反应,不仅改变着中美关系的走向,更在重塑全球政治经济格局。当霸权思维遭遇现实困境,当单边主义面临多边体系的反噬,一个新的国际秩序正在阵痛中酝酿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