腾讯等财团500亿接盘48座万达广场,万达轻资产转型再提速
48座万达广场易主,腾讯、太盟领衔“熟人团”接盘
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披露,由太盟、腾讯、京东潘达、阳光人寿等组成的财团已无条件获批收购大连万达旗下48座万达广场项目,覆盖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39个一二线及三四线城市。尽管公告未明确交易金额,但市场普遍预估达500亿元。此次接盘方多为万达“老搭档”——腾讯与京东早在2018年便参与万达商业340亿元战略投资,阳光人寿近年已累计收购至少6座万达广场,显示出资本对万达商业运营能力的持续认可。
万达“断臂求生”逻辑:轻资产化与流动性解困
此次大规模出售是万达轻资产战略的关键一步。近年来,万达为缓解债务压力频繁处置资产,包括新华保险等险资接盘的近20座广场。知情人士透露,本次交易回笼的500亿元将显著改善万达流动性。交易完成后,万达商管仍负责日常运营,但所有权彻底转移,形成“资本持有+万达运营”的轻资产模式。值得关注的是,此次出售的48座广场占比较重资产项目,反映万达正加速剥离重资产包袱,聚焦商业管理服务核心赛道。
市场争议:规模神话与运营挑战
交易公布后,“万达还剩多少广场”成为热议焦点。据公开资料,万达目前运营约400余座广场,此次出售后仍持有超350座。但市场更关注新财团面临的运营考验:48座广场分布广泛,部分三四线城市项目租金回报率可能承压。分析指出,次级融资结构下,若年化回报率低于预期的6%-8%,投资方或将面临财务压力。此外,多主体协同下的管理权分配效率,也将决定这批商业资产能否持续增值。
行业启示:商业地产进入资本协同新时代
万达案例折射出商业地产行业的新趋势:开发商与金融资本深度绑定,险资、互联网巨头通过专项基金参与存量资产盘活。腾讯等企业的加入,可能为万达广场注入数字化资源,探索“线下商业+线上流量”的创新场景。随着监管层对交易的无条件放行,优质商业资产流动性有望进一步提升,但资本与运营方的长期利益平衡,仍是这类大规模并购可持续性的关键。
评论